世貿中心‧World Trade Center


算是今年大片之一的世貿中心,由Nicolas cage 主演,再加上Oliver stone的導演,這部片雖然沒有經過特別的廣告,不過主題的敏感,讓人無法忽略。因為工作的關係,我跟同事有機會獲得該片首映,這是自從上次ladder 49之後,另一部以救難隊員為主題的故事,而該片的場面更大,也更真實,雖然我對於Oliver stone的片子總是感到好奇,應該說充滿期待,不過本片並沒有讓他發揮原有的鬼才,全片簡單的劇情,催淚場景不斷,從電影角度來說,這只是另一部美式災難片,並無特別吸引人之處。
但話說回來,該片的嚴肅性以及紀念性遠遠超過電影本身帶來的經濟效益,Oliver 其實是很謹慎處理這部片子,屆滿五週年,美國史上最大災難,對於許多美國人,尤其是紐約人來說,一直是心中永遠的痛,我想,將整件事實還原出來,跟各位觀眾分享真正的友情及愛,要比拍的更有創意或新穎來重要許多,否則,只是另一部珍珠港。
2001年9月11日早上,紐約舉世聞名的世貿中心,南北兩棟分別遭受到飛機撞擊,一群港務警察被分派支援,然而在過程中,大樓倒塌,幾乎所有人被活埋罹難,剩下隊長John及另一位隊員被壓在石牆下等待救援,一位老鳥一位菜鳥,兩位不太熟的人,在全身內出血、呼吸困難再加上塴塌不斷的危急情況下,兩個人互相打氣,激勵對方生存意志力,約定一起走出去。而電影另一重心,則是描述其家人沉重的擔心,雙方感情上的緊緊相連,也許就是因為家人對於他們的愛無與倫比,才讓兩位受困隊員,成為第十八、十九位被救出的救難隊員,總共也才救出二十人,此次悲劇,使得超過四百五十位以上相關救難人員罹難。
因為故事主角與我的職業特性相近,所以我觀賞後也特有感覺,當我看到影片中妻子在家裡泣不成聲時,心中總是有一股酸,可以體會那種等待是異常痛苦,不知道心愛的人是死是活,我想,常人看了都非常難過,倘若這樣的事情,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,那又該如何 ? 我一直認為消防隊員是需要很勇敢的,才能去做些危險工作,幾年下來,很多次我也是奮不顧身進去,但慢慢的,有一個因素會讓我開始遲疑,那就是家人。
最後,我想跟大家說,看這部片子,應該是從偉大的救難員或者是家人的角度看觀賞,不要以政客或者是正義第三世界的角度,來看整個邪惡資本主義國家的惡行惡狀。這只是一部電影,應該不用那麼義憤填膺。

5 Comments

  1. 我也是蛮期待这部电影。
    曾经看过一部911的记录片,完全从消防救援的现场取材。
    我猜每次消防救援出动,都会做视频记录,
    所以也就留下相当珍贵的911纪实。看后感慨颇多。
    Ladder49虽然只是小制作,但绝对是我喜欢的电影之一。
    从一个消防员的回忆里,把生活和出警串在一起,
    再适时的配上音乐,有欢乐,也有心酸和泪水。很动人。
    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,即使付出很多也会甘心情愿
    而就其家人所做的付出来讲,
    的确可以用“无私”“伟大”的字眼了。

  2. To Beardnan
    你說的那部紀錄片是否為一對法國兄弟所拍的 ?
    世貿中心轄區消防隊在這次事件反而都無人傷亡
    罹難的都是前去支援的其他單位
    共有 343 位消防隊員殉職..唉 !!
    BTW
    青島行 隨緣 嘿~

    isaac
  3. 不是紐約客,不是或許可能是消防隊員如您的人,看這部片的感動會很有限,尤其是片子剛開始的時候,主角走路都像慢動作的模樣(會不會是消防隊員的衣服太重,讓演員走不動),讓以為處理救援任務都應處在積極狀態下的我,感知上有許多落差,雖然是一部具有意義的記錄式電影,但我仍然覺得片子格局太小,就算片中情感的比重極高,還是覺得處理親情的部份太粗糙。

    潔兒
  4. To 潔兒
    西方國家對於救災速度並沒有亞洲國家(台灣 日本)那麼注重,這是事實,如同片中消防員慢慢走,並沒有像台灣電視新聞中看到台灣消防員都用跑的,很多人不知道這其實是完全不對。
    美國消防隊到達現場通常會有個簡單的分配任務,每個人該做什麼事必須一步一步來,不用急,一急肯定出事;在台灣,民眾如果看到此景,定被罵翻,媒體大幅報導,所以長久下來,台灣消防救災總是匆匆忙忙,一團混亂,到達現場全員先衝進去再說,結果,在不了解現場的情況下,受傷、殉職就是這樣發生的。
    所以台灣人的民族性就是”自我凌駕於專業之上”,不只是政治人物,其實連一般民眾也是,很多人不承認而已。
    此外,我也談到,這部片的focus 僅在於紀錄,其他的確有待加強,我想原因還是美國民眾的期望壓力讓Oliver stone變的很保守,在這部片,這個敏感事件,沒有人想再挑起傷口,甚至造成爭議,只是靜靜的看一部電影就那麼簡單。

    isaac

發表迴響